400 650 1979
現在的市面上的葡萄酒,其用的瓶塞一般都是軟木塞喝金屬螺旋蓋,這兩種瓶塞都是各有優點的,那么,關于紅酒軟木塞的知識內容,各位朋友們是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講解一下吧。
軟木塞的歷史
說軟木塞就是一塊樹皮并沒有什么問題,這種來自地中海沿岸有6000多年歷史的栓皮櫟就是軟木塞和其他軟木產品的原料,用它的樹皮加工成軟木塞并不麻煩,軟木塞被人們頌揚的優點也全部來自于這種樹皮,吸水性,高彈性,透氣性,可以在高壓之后迅速恢復原形。不過這種樹皮做的酒塞子在紅酒的歷史上已經用了幾千年了,這不得不令人思考。
據說,在葡萄酒剛剛誕生的時候,軟木塞就作為瓶塞了,較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那時候的酒瓶還不是玻璃的,軟木塞也不是主流,人們更多的是使用火漆或者石膏作為葡萄酒壺或酒罐的塞子,并且在葡萄酒的表面滴上橄欖油。中世紀的時候,軟木塞曾經一度被完全舍棄。此后很長時間,軟木塞只是少部分釀酒者在使用。
軟木塞風靡天下是在17世紀,但仍然不是獨領天下,因為這個時候另一種毛玻璃瓶塞出現了,并且有很高的江湖地位。不過釀造者們很快發現,當一瓶葡萄酒儲存時間很長時,玻璃瓶塞很容易無法打開,除了把酒瓶子打爛似乎別無選擇,這個時候,軟木塞才真的獨霸天下,和它一起顯赫的還有被稱為 “一條把軟木塞從瓶子里拽出來的鋼蠕蟲”的葡萄酒開瓶器。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大量的紅酒使用軟木塞,并且只能用特殊的葡萄酒開瓶器才能把它打開。不過如果把這種風靡幾百年看作是人類不思進步未免太小瞧人類了,也許較初的人們僅僅是希望用軟木塞堵住瓶口使酒不外溢,可是在人們在使用過程中逐漸發現,軟木塞的功用絕不僅僅是這么簡單,事實上,很多人認為,人類至今沒有找到比軟木塞更適合的葡萄酒塞子。
被淡漠的優雅
大多數人在打開一瓶葡萄酒后,會直接把酒倒入杯中,看酒的顏色,搖動杯子,聞酒的味道……其實這往往忽略了品酒的一個重要環節。
在國外去朋友家做客,如果要喝葡萄酒,主人通常會先給大家傳看一下葡萄酒瓶,看一下酒標,然后開瓶,檢查下木塞,再將木塞給大家傳看,之后主人會自斟一小杯品嘗味道后才敢給客人喝。
其實品酒的時候,軟木塞可以帶給我們很多信息。很多軟木塞上都會有烙印,烙印的內容多是注明這瓶酒的年份、出產地、酒莊等信息,所有的這些應該是跟酒標上一致的。
同時還可作為葡萄酒有無保存良好的判斷。正常情況軟木塞應該底部是濕的,其他部分硬實而富有彈性,若酒有滲透從軟木塞看就會清清楚楚。如果軟木塞太干、有裂痕、易碎,那么這支酒可能有不當存放的記錄。軟木塞的劣化將導致瓶口無法密封得很好,在不能有效隔絕空氣情況下,酒質可能會出現加速氧化或其他不良的變化。
有些紅酒專家建議還應該聞一下軟木塞的味道,如聞到硫磺味、酸味、泥土味時表示酒已變質損壞,如軟木塞發出花香味、果香味等香味時則表示酒質正常,可以放心飲用。不過美國《葡萄酒觀察家》專欄作家馬特·克雷默對此持不同意見,他在《葡萄酒好喝的秘密》里說:“擺在你眼前的軟木塞不是給你聞的,而是給你看的。你不可能從一個軟木塞的氣味得知一瓶葡萄酒的好壞,一如你不能從鞋墊的味道得知一雙鞋子的好壞!辈贿^這種說法也未免失之,那個鞋墊的比喻更是極不恰當。據筆者經驗,如果酒變質得厲害,通過軟木塞是可以聞出來的。
此外,軟木塞的長短、光滑度以及是原木還是粉碎后加工成的聚合塞,在很多時候都成了判斷葡萄酒好壞的一個標準。當然,軟木塞的風靡絕不僅僅是因為它的這些物理上的好,有多人堅持認為用專業的酒刀干凈利落地打開一瓶葡萄酒是一件非常帥的動作,而酒塞拔出時那“砰”的一聲,也讓很多人心醉不已,甚至很多國外的葡萄酒專業也是持此論調,認為軟木塞文化 是 葡萄酒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軟木塞也是葡萄酒配上優雅二字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知名的葡萄酒專家Denis所說:歷史上有許多的傳統與習慣,未必是較有效率、較合乎成本考慮的,但基于文化的保護以及懷舊的心理,依然被長遠地保留了下來。
為什么毀譽參半
近些年來,關于使用金屬螺旋瓶蓋代替軟木塞的呼聲越來越大,許多業內的專家也在不停的討論,這種替代是不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這還得從軟木塞的不說起,軟木的變質、腐壞以及其本身的一些細菌都能導致葡萄酒發生污染。法國的栽培葡萄及葡萄酒釀造專家SeppiLandmann先生認為:“每當我開啟一瓶葡萄酒,我都擔心酒已不再是我釀造時的風味了。我如此害怕哪怕一點點由于木塞而引起的變味?腿藗兿M硎艿降钠咸丫,但是軟木塞卻無法保證這一點!
事實上,已經有很多國家在嘗試放棄軟木塞的使用了,澳大利亞、美國、新西蘭等很多國家已經開始大量使用金屬螺旋瓶蓋,而飛機用葡萄酒基本上都已經是金屬螺旋瓶蓋了。
不過軟木塞真的不到這種程度嗎?若真是如此,也許就沒有那些陳年的葡萄酒了。人們在否定一種老事物的時候總會拿它的缺點和新事物的優點比,比來比去,老事物的優點被忽略了,而新事物的缺點或因此帶來的傷害或遺憾,只能是秋后算賬了。
筆者以為,就軟木塞污染一項,新的金屬螺旋瓶蓋或許占優,但軟木塞是否真的污染若斯,已到了無法忍受的程度嗎?而金屬螺旋瓶蓋的成本遠遠低于軟木塞的成本確是個事實。在這個快餐的時代,僅從技術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顯然已經遠遠不夠。
葡萄酒被稱為會呼吸的酒,很多原因也是來自于軟木塞,因為軟木塞在封存了葡萄酒的同時,又留了一個小小的門縫,這種木質的空隙,既可以吸收葡萄酒,使軟木塞漲開從而保存酒液質量,又可以使空氣進入使葡萄酒得以呼吸,慢慢氧化成熟,所以才會有葡萄酒年份一說。
試想一下沒有了軟木塞而全部是金屬螺旋瓶蓋的紅酒吧:人們不再需要將葡萄酒瓶倒放或著平放儲存了,人們不再用酒刀麻煩地開啟一瓶葡萄酒了,人們不再為軟木塞斷在酒瓶內而一籌莫展了……人們只需要像喝可樂一般簡單,輕輕擰開便可以飲用了,可是想到這里,筆者的感受卻不是便捷的快樂,更多的是失落,這樣的葡萄酒還是葡萄酒嗎?
軟木塞的歷史是比較久遠的,其對于葡萄酒的存放是起到很大的作用,它的許多作用都是金屬螺旋蓋不能比擬的,以上也為大家介紹了,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了解一下吧。
來源:葡萄酒網
該二維碼7天內(04-29 前)有效,重新進入將更新!
本文來源網絡,如您對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持有異議,請與糖酒網聯系,聯系電話:400-650-1979。

相關紅酒百科
- 葡萄酒陳年需要看那些要素?
- 深入了解葡萄酒的掛杯現象
- 關于葡萄酒酸度的那些事
- 喝紅酒,為什么別人甘之如飴,你卻難以下咽?
- 不同葡萄酒最佳侍酒溫度是多少度?
- 葡萄酒品嘗之葡萄酒的正確飲用順序
- 記住這 7 點葡萄酒知識你就入門了!
- 炎熱來了,怎么給葡萄酒降溫?
- 葡萄酒需要“呼吸”?
- 紅酒瓶子標準尺寸是多少?關于紅酒瓶的那些事